最早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温候为何不快?难不成董相责罚温候了?”

“道长你有所不知,董相的美人确实如先生所言赠予布,可是今天我和董相一起去王允府上,看到了王司徒的义女貂蝉,那容貌胜前者百倍,可是董相中意,不肯相让,故而气愤不已。”

吴立仁哈哈一笑,“温候啊温候,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在外人面前,温候焉能与董相相争?现在既然美人已经名义上属于董相,贫道倒是可以有一办法,让温候二美俱收。”

吕布听完大喜过望,“道长若是果然能将貂蝉抢过来,布愿以千金相赠。”

吴立仁摇摇头,“温候,我们本是同乡,且温候英雄天下皆知,为温候效劳实在是贫道的荣幸。”

“道长,计将安出?”

“今晚,温候将令牌与我,我去司徒府接貂蝉,只说是国相等不及,要今晚便送过去。”

“那董相明日问罪,我待如何?”吕布心下不解。

“温候,到时候只要来个死不认账,毕竟我是生面孔,让王司徒当面对质,也不会推到温候身上,只说令牌丢失,国相虽有心责难,却也无甚证据,况且温候之于国相,好比水之于鱼,鱼无水则不可活,董相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到时候顶多也是警告温候几句,就和董相那命爱姬一般。等风声已过,贫道再将貂蝉送回,岂不妙哉?”

吕布听完,恍然大悟,“道长一席话,实在是让布茅塞顿开,今番遇到道长,实在是布三生有幸。这是令牌,请道长辛苦速速跑一趟,他日事成,布必有厚报!”

吴立仁心中大喜,不动声色接过令牌,随后走出吕府,再喊上李王张赵四个护卫,赶起马车,直奔王允府上,接了貂蝉便出城而去。城门守卫拦着,吴立仁便拿出吕布令牌,只说温候有令,让人放行。那守卫城门之人皆知吕布是董卓心腹,关系如同亲父子一般,也不敢阻拦。

翌日,董卓亲自去王允府上去接貂蝉,然而王允只得说:“昨日有人持温候令牌,已将貂蝉接去相府,此番怎么又来接?莫不是温候还未及和国相汇报?”

那董卓听闻这个消息,想到昨日相争貂蝉的情景,不禁气得七窍生烟,“吕布匹夫,岂敢欺我!”

正在这时候,城门守卫来报,昨夜有人持温候令牌,驾着马车出城而去,董卓听完,更不疑有他,遂带齐兵马杀向吕府。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王守仁在下邳城中一手策划的。

喜欢三国之我是无名氏请大家收藏:(www.zuizaoxiaoshuo.com)三国之我是无名氏最早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早小说推荐阅读: 回到明朝当王爷带着国家征战万界调教大宋特种兵之铁血战神抗战:杀敌爆奖励特种兵:读书就变强银狐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我在秦朝当神棍亮剑之重霄王承柱抗战:少年大军阀我的老婆是军阀大唐:开局揭皇榜,身份被长孙皇后曝光了蝉动回到清朝做盐商带着仓库回大唐谍海王牌我真不是亮剑头号特种兵雏鹰的荣耀三国从庶生子开始到皇帝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世子的崛起大唐:少年雄主锦衣夜行遨游春秋大宋有种家父汉高祖都督请留步帝王序列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我要做门阀重生明末从航海开始大明公侯晋颜血三国之西凉兵王锦衣当国大唐:我不是遗孤我家阳台通三国大唐:开局忽悠李世民下副本屠龙三国之袁家庶子刺刀1937鹰掠九天延明纪略我真不是三国战神啊抗战之我的团长李云龙大隋第三世召唤之天下归一将作狼牙兵王大唐之才子程处默!
最早小说搜藏榜: 抗战:杀敌爆奖励抗战:从八佰开始崛起抗战之超级山寨工厂大唐:当年抱错孩子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大唐农王大唐:我挑明了,我是长乐公主大唐:少年雄主抗战:从战俘营开始签到抗战: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特种兵:神级选择三国:杀敌爆奖励!大明风华:我是朱瞻基大隋之大暴君杨广抗日之十岁军长从西伯利亚开始建立帝国大唐:咸鱼赘婿三国之超级农场主三国:开局十万虎贲军抗战:少年大军阀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神豪军阀周卫国晚唐浮生神级抗战:我有超级大礼包三国:基因提取绝命军医:开局中医满级抗战:我能复制一切装备抗战:无限宝箱回到明末玩淘宝超级抗战:收尸就变强陇右小卒我,楚云飞反了!抗战之远东之虎蜀汉之庄稼汉水浒:现在开始,梁山我说了算!亮剑之军工系统蝉动回到明朝当王爷皇明皇太孙大唐:开局融合霸王项羽明末:无限暴兵抗战特工的神级选择大明征服者抗战:我有无限大礼包明末巨盗大唐:开局绑架长乐公主军工科技我真不是亮剑头号特种兵世子的崛起大唐:开局揭皇榜,身份被长孙皇后曝光了
最早小说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红色莫斯科隋末之群英逐鹿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李想的北宋铁血骠骑抗日之横扫天下伊拉克风云盗宋大宋极品国师超级大独裁者奉天承运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家园吕氏皇朝大周权相杀手特种兵边戎血帅开国功贼极品皇帝明末资本家猎日神刀抗日之兵王纵横江山如此多骄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三国之天下霸业大唐全才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极品邪帝宋起波斯湾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刺刀1937大隋帝国风云裂明第五部队穿越之纵横大唐明统天下巨浪大凤雏特种兵王三国之我的老婆是武圣晁氏水浒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宋风乌合之众闯王李自成新传明帝1627大唐魔法师万历十八年